【裘槎科研獎】港產物理學家研量子糾纏獲獎 盼研室溫超導體奪「聖杯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2/12 00:00

最後更新: 2023/12/12 09:20

分享:

分享:

科大兩名學者獲裘槎前瞻科研獎。(左起)科大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、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王瀾。(梁凱婷攝)

昔日會考高考狀元、在港土生土長的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,藉研究量子糾纏模式奪得裘槎前瞻科研獎,他未來更希望研發出「室溫超導體」,有野心拿下現代物理學「聖杯」。他亦勉勵有志投身科研的學生,不應妄自菲薄,認清自己是否適合走科研路。

最新影片推介

科大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表示,希望利用500萬元獎金,研究電子之間的量子糾纏模式,以形象化方式理解,並用新的演算法模擬出來,在應用上發掘更多可能性,包括存在要拿下現代物理學「聖杯」的野心,希望研發室溫超導體,舉例指,如能在室溫、常壓之下合成超導體,有助提升磁浮列車性能、普及化,及大量節省能源,並坦言「在學術界沒傻勁難以走下去」。他亦盼藉資助增聘博士後研究員加入團隊,稱「只要是有思想、想法的人才,來者不拒」。

專研理論物理學的傅凱駿自言跟一般科學家形象不同,過去從不穿白袍走進實驗室,而是每日對着電腦及紙筆「紙上談兵」,並將物理視為「難明、抽象的玩具」。他自小已對物理學最感興趣,加上傳媒渲染,認為愛因斯坦、費曼等科學家進行研究「看起來很酷」,便視成為科學家為「自我實現的寓言」,中學時期雖曾想過從商,最終毅然放棄計量金融學取錄資格,入讀中大物理,決心花時間探索自己感興趣的範疇。

科大夏利萊博士物理學助理教授傅凱駿。(梁凱婷攝)

對於有志投身科研的學生,傅凱駿稱,並非每個畢業生都能修讀博士學位,再成為研究員,並獲得大學教席的比例漸減,形容在學生面對這場「淘汰賽」前,會先告知他們現實「最醜陋、艱難的部分」,並呼籲「年輕人不要妄自菲薄,要對自己誠實」,需問清自己是否適合走上科研道路,需預備好「Plan B」。

科大共有2名學者獲裘槎前瞻科研獎,另一名內地學者王瀾早年曾赴美國深造,及後於前年加入科大任職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,是次藉研究綫粒體蛋白結構變化得獎,盼日後改善有關變化,協助患者治療神經及肌肉疾病。另外,理大及港大各有1名學者同樣獲頒裘槎麥德華前瞻科研大獎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 

記者:梁凱婷